會員登入
English
相關網站
聯絡信箱
活動與消息
消息公告
學會公告
學術研討會
國內研討會
國際論文精選與國際會議
WPA專區
精神醫學大衆書寫
關於本會
理事長的話
本會簡介
理監事會
本屆各委員會名單
組織架構
組織章程
本會章程
委員會介紹
精神衛生法
合辦各項學術活動要點
外賓邀請作業要點
公共事務小組
精神醫療社會倡議與
論述獎甄選辦法
會員專區
會員公告
會員資料修改
積分查詢
徵才啟事
通訊繼續教育學分
本會出版品
台灣精神醫學雜誌
雜誌投稿資訊
精神醫學通訊
出版品
DSM-5通訊
年會專區
年會消息公告
年會論文集
線上投稿註冊
線上摘要投稿
專題討論 Symposium
工作坊 Workshop
辯論討論 Debate
壁報展示 Poster
投稿管理
投稿簡則
文件下載
線上繳費
影音與課程
線上課程
思覺失調症衛教影片
網路會史館
回首頁
EN
會員登入
相關網站
聯絡信箱
關於本會
消息公告
學會公告
國內研討會
國際論文精選與國際會議
WPA專區
精神醫學大衆書寫
精神醫學大衆書寫
如果「應思聰」能夠更早接觸精神醫療,也許結果會不同。
New
日期/2019/04/23
作者/精神科林建亨醫師
出處/Yahoo論壇
「我們」與正常的距離 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創傷與擔憂
New
日期/2019/04/20
作者/精神科徐淑婷醫師
出處/康健雜誌
憤怒與寬恕——誰是真正的被害者?
New
日期/2019/04/19
作者/精神科吳文正醫師
出處/報導者 The Reporter
自由廣場》《我們與惡的距離》談大腦生病
New
日期/2019/04/16
作者/精神科醫師陳柄辰
出處/自由時報
可憐之人或可惡之人?「精神鑑定」鑑定的是什麼?
New
日期/2019/04/16
作者/精神科徐淑婷醫師
出處/報導者 The Reporter
康健雜誌專題: 我們與思覺失調的距離,其實不遠共收錄九篇文章
New
日期/2019/04/15
作者/精神科醫師林子勤、王仁邦、陳璿丞
出處/康健雜誌
抗精神病藥物的善與惡——治療 vs. 副作用的天秤兩端
New
日期/2019/04/14
作者/精神科蔡長哲醫師
出處/報導者 The Reporter
「精神科梗」與「思覺失調症」的距離
New
日期/2019/04/14
作者/精神科谷大為醫師
出處/Yahoo論壇
我們與惡的距離-.精神科醫師「看到的病」
New
日期/2019/04/13
作者/精神科林奕萱醫師
出處/Yahoo論壇
「我們與善的距離,其實不遠」 思覺失調症 3步驟積極治療
New
日期/2019/04/12
作者/精神科醫師陳紹祖
出處/自由時報
加把勁,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
New
日期/2019/04/12
作者/精神科醫師蘇冠賓
出處/蘋果日報
「惡」離我們很近,生病也離我們很近 害怕和污名化有一天可能反撲到我們身上
New
日期/2019/04/10
作者/精神科醫師陳璿丞
出處/康健雜誌
一個公衛護士要追蹤70~300名精神病患 資源稀缺拉近與惡的距離
New
日期/2019/04/09
作者/精神科醫師王仁邦
出處/康健雜誌
我們與劇的距離該有多近?《我們與惡的距離》和《漢娜的遺言》展現出什麼社會責任?
New
日期/2019/04/08
作者/精神科醫師林子勤
出處/康健雜誌
專醫甄審與培訓
專醫訓練醫院與評鑑
精神醫療資源
學分認定辦法
學分申請